三掌门 > 银朱记 > 第12章 风紧扯呼

第12章 风紧扯呼


林锋出刀狠厉,一招一式都是校场教出来的对阵刀法。如此精湛的武艺,如果一直留在军营,再不济也能当一个教头。

        但是他不能,因为他是个逃兵。七八年前大旱,朝廷赈灾的路线经过军营驻扎的地方,他与其他优秀的新兵被选派出来押运赈灾的银子。离奇的是,即使他们特意绕远路意图掩人耳目,路过沽县时山匪仍然找到了他们,甚至早在必经之路上下了埋伏。

        理所当然的,车队人马全军覆没,唯独远远跟在后面断后的林锋逃过了伏击。林锋一鞭抽在马屁股上,没有回军营汇报,而是转头躲进了县城。所有人都受到埋伏,唯独他好好的,任凭谁也谁不信他是无辜的。更何况领头的官员们,需要一个替死鬼来安抚皇上和民众的心。

        他在城里卖了马匹和身上一切值钱的东西,换了名字变成了林锋。在一个陌生的县城立足并不容易,幸好他还有一身力气,可以干一些粗活。

        或许太能干也不是什么好事,他干的多,其他工人就不得不干得一样多。他被其他工人记恨,处处为难,逼得林锋忍无可忍,出手撂倒了十来个工人。最后被拧送到衙门的时候他才觉得后怕,他是逃来的,没有户籍!

        可沽县县令只是坐在高台上捻了捻胡子,头也不抬地说:“赤手空拳拿下十余个壮汉,身手非凡呐。”

        接着一道签子落在跪着的林锋眼前,“罚你二十板,还能站的起来的话就别去做工了,来县衙寻个差事吧。”

        二十板之后,林锋拖着血淋淋的腿到县衙大门前,向县令磕了一个头。不知县令用的什么法子,总之没有人再问他的过去,他就这样成了一个衙役,后来越做越高,如今已经是捕头了。他也有意无意问过县令户籍的事情,县令也只是用“英雄不问出处”给搪塞过去。林锋为县令的豪气义气所折服,视县令为救命恩人,一直尽心尽力为衙门做事以图报恩。

        这些年林锋过得很好,唯独有一件事总是让他辗转难眠,那就是当年害得他流亡至此的山匪。

        丢了灾银、离了军营、失了身份、还害死了当年军营里的兄弟,无论如何林锋都咽不下这口气。

        这些年来他利用捕头的身份悄悄跟踪调查山匪,可惜一直没有什么进展。不是线人突然暴毙就是山匪又转移了窝点,甚至万事俱备的时候,突然县衙有事,又将他派出去追缉逃犯。仿佛有一双无形的手在拦着他,不让他再多探究一步,就在他气得一把将酒碗捏碎的时候,意想不到的转机出现了。

        荀榆,一个坐在轮椅上的残疾大夫,带来了太守的密信。

        荀榆在林锋平时巡逻的必经之路上叫住了他,用的是他以前的名字。林锋吓得寒毛直竖,而荀榆则扬了扬手中的密信,告诉他如今有个将功赎罪的机会。只要他能按太守的线索去调查清楚曾经的那一伙山匪,太守便可将他在沽县的这些年说成是暗线卧底,事成之后光明正大地拿回原本的身份。

        林锋当即就拆开密信读了,他不认得太守的字迹和印章,但是信中提到的线索与他之前调查的确实吻合。加上荀榆直接报上了他原来的名字,思来想去,他还是接下了这份特殊的任务。

        于是按太守的意思,腿脚不便的荀榆留在城中开药庐收集情报,可以用公务在身的名义到处走访的林锋则去实地调查。二人分别用自己的方式,共同调查山匪祸乱的根源。

        荀榆提供的线索直击要害,不久林锋就摸了山匪新的窝点。动身去查的前一天他还想着,事情结束之后他也不回军营了。这些年他已经习惯沽县的生活,况且县令对他有知遇之恩,将事情与县令说清楚,他就还是以林锋这个名字继续做沽县的捕头。

        可惜事与愿违,查来查去,罪魁祸首竟就是县令。其中一位山匪,也就是如今的张屠户,曾把寨子里带出来的东西埋在荒地,如今回来寻,这荒地竟被孙老六盖了房子。如今,太守就是要的这一样东西来指证沽县县令。

        瞬息之间,张屠户已举着两把斩肉刀朝林锋面门砍来,林锋吐出心中郁气,撑腰、阔步、一把将长刀抽出,刀柄狠狠砸在张屠户的下巴上!张屠户被砸的七荤八素,眼皮还没来得及合上,就被林锋顺势一拳砸在肋下。这一拳带着林锋各种复杂的心绪,干脆将这气直接撒到张屠户身上,快两百斤的张屠户居然被这拳打得躺倒了。扬起的尘差点迷了燕儿的眼,还是荀榆扇了几扇把灰尘拍走了。

        林锋在周围看热闹百姓的喝彩声中揉着隐隐发痛的指骨,踢了肥猪一样摊在地上的张屠户一脚:“坦白从宽,抗拒从严。你要是带我们找到了东西,便可饶你不死,否则就地正法,再把这房子翻个底朝天!。”

        张屠户还没缓过劲来,伸出一根指头指着院中的李子树,说:“朝东……20步。”林锋朝附近埋伏的衙役使了一个眼色,衙役们就带上家伙,开始数李树东边20步,此处正是卧房,带头的一声令下,几人就迅速挖了起来。

        “呼,好利落的招式,好生猛的劲道。”荀榆收起扇子,对燕儿说:“幸好那天他不在,否则你走不掉。”燕儿一头雾水,问道:“哪天?”荀榆垂头没有再说话,突然他把燕儿的手拉起来。

        “先生?”燕儿紧张起来,除了定时给燕儿诊脉查看金针是否将经脉镇住,或者教她写字,其他时候荀榆几乎不曾碰过燕儿,尤其是这一次攥的还很紧。

        荀榆把燕儿的手拉到自己脖颈上,手是冰凉的,但是脖颈是炽热的,能感到脉搏的跳动。手上好像攥了一只温热脆弱的小鸟一样,燕儿想把手拿开,可荀榆实在拿得紧,她居然挣脱不开。“这里,颈外侧中间,我教过你的,重力扼住即死。”荀榆面不改色地说着,“待会我们进去,无论发生什么都不要慌,你尽管听我的,不信我的话你就杀了我吧,我的命在你手上。”

        燕儿心脏砰砰直跳,仿佛不是她把荀榆的死穴拿住,而是荀榆捏准了她的命门。

        这时衙役出了门,朝大家招着手,看样子是东西挖出来了。林锋提了仵作先进去了,走了两步又转头喊荀榆和燕儿跟上,燕儿一边喊着“知道了。”一边推着荀榆往里走。

        衙役已经从坑里把东西抬了上来,是一个木箱,看样式就是普通的衣箱。可当林锋掀开箱盖的时候,明晃晃的银光闪到了众人的眼。

        满满一箱的,银锭。

        林锋随手拿起一个,上面果然有清晰的官印。荀榆感到燕儿的手又悄悄按上了自己的脖颈,燕儿冷汗直冒,这银锭和梅芳怀那晚给她的一模一样,连上面印的年号时间都不差。前一个旖红,估计就是从这批银锭里摸出了一个作为证据。可证据还未发挥作用,旖红就死了,燕儿的刺杀也失败了。

        荀榆猜到燕儿认出了银锭,干脆趁热打铁说道:“我从前些日子刺杀县令的刺客那里,也搜出这样一锭银子,官印年号皆是相同,足以证明刺客所言非虚。”说罢从怀里掏出一个小红布包,正是燕儿藏在柜顶上的银锭,不知何时被荀榆顺去了。

        “加上林捕头之前在山匪窝点缴获的账本和书信,物证已全,即使你二人不肯坦白,我便将那刺客请出来。到时人证物证俱在,便可直接上报太守,治你们死罪!”荀榆捏着银子,威胁着跪在地上的仵作和张屠户,二人你看我我看你,最终低下头伏了法。

        燕儿又松开了手,看样子荀榆暂时没有供出她的意思,浑身松弛下来,她好像听到荀榆轻笑了一声。

        仵作挣扎着站了起来,对林锋说:“林捕头,事到如今也没什么好说的了,你带我回衙门,我指认县令那边的账本给你。”林锋默允了,示意衙役把仵作押回去。

        哪知仵作刚来到大街上,就大喊道:

        “风紧扯呼!”

        这是在报信!林锋一把按住仵作不让他再喊,一边吩咐衙役先把仵作堵了嘴扔进牢房,一边带人马不停蹄地要赶去县令府上抓人。“真是的急什么,”荀榆从袖子里掏出师兄给他的玉佩扔给林锋,林锋已跑出几丈远,荀榆居然稳稳把玉佩砸到了他头上,“拿着这个去!不然你没权抓他的!”

        林锋虽然被砸得脚步一顿,但还是老老实实接了玉佩,应了一声就继续跑,连头也不回。

        荀榆叹了口气,这些人是一个比一个让他不省心,这时,一双微凉的手又扼住了他的喉咙。燕儿居高临下,冷冰冰地问这个坐在轮椅上的残疾大夫:

        “你究竟是什么人?”

        荀榆被抓着现行,居然还理直气壮地白了燕儿一眼,反而把燕儿吓了一跳,说道:“我当然是太守的线人,过来调查官员私通山匪的事情的。”荀榆知道燕儿明明还有想问的,却用折扇轻轻敲着燕儿的手,“快走快走,去晚了就来不及了。”

        “跟林捕头去县令府上?”燕儿推着轮椅就往林锋跑过去的方向赶。

        “反了反了!我们去进贤庄!”


  https://www.3zmwx.cc/files/article/html/49631/49631073/7552137.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3zmwx.cc。三掌门手机版阅读网址:wap.3zmwx.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