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掌门 > 【重生】念北归故里 > 第27章 第27章

第27章 第27章


分班之后,【念念】也结束了由【念念】妈来回接送的日子。

        现在回想高一一年的生活,在那辆不大的四轮黑色汽车里,北之确实留下了太多的回忆。

        最常见的是念念每次坐车上都会自觉或者不自觉的拿出书本放在膝盖上在车里看起书来,一方面是考试的需要,另一方面是念念知道妈妈喜欢看到这样好学的自己。也就是在这段时间,念念双眼的度数开始加深,看起来有点呆板地像四眼田鸡。北之一直知道戴了眼镜的人会偶尔被大家叫作四眼田鸡,但在百度之前一直对这个词一知半解,比如四眼是算上眼睛所以看起来像是有两对眼睛,但关于为什么是田鸡却是一次偶然间查找的时候才知道田鸡指的是青蛙。实际上每一个外号或者是称呼都是对人联想能力的一个考验。那据说是因为青蛙的眼睛是凸出的,而眼镜戴久了眼镜也会往外突起,那这样就有了相似的点,所以戴眼镜的人也被叫做了四眼田鸡。这样看来的话,念念的眼睛倒也不是凸出,毕竟念念不爱戴眼镜。就像喜欢拍照的人会喜欢用各种滤镜一样,念念不爱戴眼镜,除了坐在第一桌基本上用不着外,还有就是不戴眼镜的世界就像是自带了一层柔光,每个人在念念的眼中都是经过了磨皮美白的漂亮男生和女生。

        另一个比较搞笑的就是音乐考试的这一周,念念总会在小车里练习自己走了调子的歌曲。说来关于选曲子也有些好笑。那阵子念念有些迷上耽美文,特别是方君乾和肖倾宇的故事,源自沧海遗墨写的《倾尽天下,乱世繁华》,便去网上搜了同样名字的歌曲,也就是河图的《倾尽天下》。作为一个文科生,悲剧对念念的吸引力总是要比喜剧,或者是大团圆,也就是所谓的happyending来得更加致命一点。河图演唱的《倾尽天下》曲调就是哀情的,配乐也是既能调动人类眼泪的属性,不意外地,念念有些着迷了,脑子有点拎不清的就想凭借一口五音不全的嗓子在全班面前唱这首有些难度的歌曲。索性,在正式选定之前,念念先霍霍了包子和心柠,果不其然,唱完后本人首先感觉到不妙。明明每句歌词最后押的都是a韵,河图唱的时候带给人的是无限的愁丝,重重的思绪明明轻薄如翼却仿佛能压弯了听者的脊梁,而念念唱起来反倒是尾音上浮,语调轻佻,像是个五大三粗的汉子跳着勾人的脱衣舞结果勾人不成反催吐。念念果断地打消了这个念头。但是选什么呢?思前想后,念念还是选了一个相近主题的描述离别的歌曲《送别》。念念其实一开始不知道这首歌的名字,只觉得当初看《城南旧事》里主题曲分外地好听,既有岁月悠悠,往事不再的感慨,也有依依惜别,来时重聚的期盼。听着这首歌,像是进入到古道长亭,夕阳西下,芳草地上友人、知己、爱人话离别的场景里,煞是泪眼模糊,情绪激荡。关键是,作为考试演唱的歌曲,词也好记啊。念念就那样选了,也那样练了。最后考试那天有点丢人,因为念念没有用伴奏,老师听了念念选的歌曲后,便主动用钢琴给念念伴奏。谁知道,才刚唱了两句,念念还没查觉出什么来,老师先有些不对了,因为念念唱的时候调子起高了,而老师弹奏的钢琴调子则偏低,然后好心打断了念念的激情演唱,默默将调子升高了些,重来一遍。当然,念念依旧不在调子上。不过,最后的考试分数,北之倒还记得,因为老师好像是误认为念念选这首歌唱是很有把握的,只不过当众唱歌难免会有些紧张导致有些跑调,觉得这是可以谅解的,便给了念念一个平均分80左右。这也算是阴差阳错之下的一个好运了吧。

        前头说到潘瑜也考上丹枫中学之后,念念和潘瑜两个人的合租生活又开始了。不同的是,在景新中学的时候主要是念念妈在照顾,而在丹枫中学的时候主要是大姨在照顾。后来学业紧张了之后,念念周末也很少回家了。

        和大姨住的一个最大的优点,就是三餐幸福感指数简直翻倍了。

        念念和大姨的口味有些类似,都喜欢面粉类的食物,像是煎包、麦饼、包子、饺子、面条、年糕之类。念念在家很少吃到这些,因为念楠是个米饭的忠实爱好者;而在家里,毕竟还是要大的让小的嘛,加上念念妈可能也更喜欢吃米饭,所以念念家基本上挺少会经常吃这些。

        像是包子,念念妈原本也是不会做因此就别提在家里做这类食物了。大姨倒是不一样,可能是因为大姨本来就是家里的长女,做饭的经验比起念念妈更早达到满值。大姨做的包子真的是特别非常以及超级好吃。

        大姨家爱吃肉,念念也一样,不过,应该很多人都喜欢吃肉吧。也正因为这样,大姨做的小笼包是肉馅的。不过说是小笼包,实际上它比店里卖的还要大个些,分量也足些。大姨包小笼包的样式很好看,念念后来包包子的手法更多的也是学的大姨,先是将揉好的面团搓成条,盖上防止硬化的软布,用手扯一小团面团在手心,先是搓圆,再右手大拇指按住球心,其余四指放在面团的另一面,然后快速转动面团使其逐渐成为一个薄薄的小圆饼。到这里包子皮就已经完成,可以准备加入馅料成型了。成型的过程也很好玩,先是将面饼摊在左手手心,舀一小勺的肉馅放在圆饼的中心位置,然后右手的大拇指和食指互相配合捏住面饼皮的一个小边边,接着中指上阵和另外两指轮番合作,进行顺时针向内包裹的行经路线,直到首尾相和只留下中间1/4个指甲盖一样的空隙容这些肉馅们透气才算大功告成,可以放进蒸笼里进行一个高温桑拿浴。念念非常喜欢大姨做的小笼包子。有次郑嘉儿帮了念念一个忙,刚好中午大姨做了小笼包,念念这个脑子不知怎么发出的指令,念念没多想,和大姨说了声用保鲜膜裹了两个小笼包就带进了教室,等到了下午的体育课,便拉着郑嘉儿,从兜里偷偷摸摸翻出两个小笼包和郑嘉儿分享当作自己的感谢礼物。想来,郑嘉儿也是第一次收到那么实诚的感谢礼物吧。北之想想也觉得有些不可思议。

        再比如煎包也是念念家很少吃的,即使在后来,念念妈虽然会做但也不经常做它。煎包和包子有点相似,但是两个长得就不一样,况且做的方式也不大相同。包子是底部平平像个圆圈,顶上则像个倒立的胖圆锥,一整个看上去就像发福了的蒙古包,憨厚可爱又小巧玲珑。煎包则是两面平,像个矮胖的大圆柱或者是结实的小胖墩小矮凳。包子是用蒸的,锅里放着锅水,然后放上蒸炉,用高温的热气做个简易桑拿,让整个身子变得蓬松、柔软而又香气十足。煎包则是放在平底锅里油炸,炸到个两面金黄,满脸油光,外焦里嫩,也散发出香气,不过比起包子更多的淀粉香,煎包多的是油炸的酥香。咬上一口,肉馅里还会有些肉汁儿,可口极了。通常这时候,大姨还会配上些白粥,中和下煎包带来的口渴之类的甜蜜的负担。

        麦饼不多说,先前已经提了一嘴。不过值得一讲的是,大姨很有创新意识和学习意识。念念第一次接触到紫薯馅的麦饼是从大姨那,而不是外面的麦饼摊。难以想象除了黄黄的土豆泥,这种紫薯也可以揉成土豆泥一样的成为了麦饼的馅料。但紫薯在大姨眼里可不仅是做馅料一项,它还可以成为活面粉的一个辅料。美食节目里那些彩色的面团也是这样做的。白色的面粉打底,加上紫色的紫薯就变成了紫色的面团,里面再裹上准备好的红豆馅,再滚上白芝麻,放进油锅里那么一炸,香喷喷的紫薯饼就出锅了。除了紫薯泥,大姨还尝试过用南瓜榨汁来做成黄面团以及用红色的甜菜根做红面团,加上料,蒸成奶香味的南瓜馒头和甜菜馒头。每每尝上一口都觉得老香了,大姨可厉害了。

        不过大姨做的倒也不是都合念念口味的,最起码在肉丸一项上,念念可喜欢念念妈做的炸的香喷喷的小肉丸,纯肉的那种。虽然比起大姨做的小了圈儿,但是肉味更足也更下饭。大姨做的肉丸更喜欢往里面加上些豆腐、韭菜让它变得荤素搭配胖上一圈,但念念吃上去,总觉得少了点那么些的味道。

        另外念念家煮的更多的是红薯粥、瘦肉粥,大姨做的更多的是黑米粥。按照大姨的说法就是,多吃黑米头发乌黑油亮有光泽。不知道是不是切实可靠,但大姨的头发确实比较乌黑。

        念念妈和大姨在照顾俩小孩吃饭上也有些类似的地方。比如两家人早上都不喜喝粥,更多的是煮白米饭,然后提前给念念和潘瑜盛好并再倒一碗白开水,意思是让念念和潘瑜两人先喝口水再吃饭,促进肠胃消化。比如如果有事不能做饭的话,通常会在电饭煲里事先定好时并放一碗腊肠加鸡蛋加酱油老酒的混合物。念念还蛮喜欢这个的,主要是腊肠香香的、咸咸的,咬上去可下饭了。念念妈似乎不太会做腊肠,念念家里的腊肠更多的是姑婆、大姨她们拿过来的。

        住在大姨这,念念总体上还是很开心的,当然,如果大姨能不要晚上睡觉的时候开着门就好了,这让念念总有种被盯住的脊背发凉的感觉。不过念念也知道大姨这样睡也是为了防止半夜有人进屋,因为从大姨床铺的位置看去,如果不关门的话,正好对着大门的位置,这样一来,一有什么动静就能立刻察觉到。


  https://www.3zmwx.cc/files/article/html/98206/98206885/10066809.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3zmwx.cc。三掌门手机版阅读网址:wap.3zmwx.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