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掌门 > 炮灰在年代文里报国 > 第78章 七零锦鲤踏脚石25

第78章 七零锦鲤踏脚石25


林知言的交换生生涯进行的非常顺利。

        没多久,  凭借着在课堂上优异的表现,他就赢得了神经细胞学约翰卡鲁教授的欣赏,被教授允许加入他的课题小组。

        约翰卡鲁教授在医药学界自然不会是籍籍无名的小人物,  早在七十年代就曾获得过诺奖医学奖。

        对方当时研究的是神经细胞膜与神经兴奋与抑制有关的机制,而这又跟抑郁症的治疗有很大干系。

        作为研究抑郁症和神经细胞领域的顶级大佬,  得知林知言亲身经历了一位抑郁症病人病情好转的经过,约翰卡鲁教授自然是充满了兴趣。

        刚来阿美莉卡的时候,  林知言对阿美莉卡人最刻板的印象就是性格阳光、大大咧咧,  很难把他们和抑郁症联系起来。

        然而听了大侄子宋启辰的讲述,  他才知道,其实在阿美莉卡,像他老师薛安桢一样被抑郁症折磨困扰的人并不在少数。

        约翰卡鲁教授所领导的课题小组,  更是做过详细调查。

        根据调查显示,阿美莉卡显然已经成了抑郁症大国,  抑郁症人数近些年更是成为了阿美莉卡继酗酒之后的第二大心理疾病。

        大约有十分之一的成年人,正在遭受抑郁症的困扰。

        不像薛安桢是因为受到来自亲人的沉重打击,以至于对生活和人生都失去希望。

        阿美莉卡人抑郁症会如此多发,则是跟工作和生活压力,以及本身的性格缺陷有关。

        七八十年代的阿美莉卡正是跟红色阵营竞争最激烈的时期,这个时期阿美莉卡国内各方面的竞争都十分激烈,  生活节奏非常快。

        工作时又只需要展示积极阳光的一面,人内心积累的情绪垃圾根本无法得到排解,  所以会得抑郁症并不奇怪。

        而随着抑郁症患者的不断增多,各大药商顿时看到了卖点。

        开始为各大高校的医药研究实验室提供研究资金,  想要合作开发抗抑郁类药物。

        作为同样拿到了药商提供的研究资金的医学教授之一,  约翰卡鲁自然有些好奇林知言是如何帮助那位患者走出抑郁困境的。

        以当时国内的条件,  抗抑郁类的药物肯定是没有的。

        不过林知言却从原主的记忆里找到了一副可以缓解精神焦虑,  舒缓情绪的中草药药方。

        原主小时候常年待在医药研究所,因为天分不错,还跟着一位中医药大师学过一段时间。

        不管是这副药方,还是当初救治因为心情抑郁吃不下饭,差点营养不良而死的薛安桢的按压手法,都是跟那位中医药大师学的。

        比较可惜的是,对方也是那十年里被下放的人员之一。

        而且早在林知言穿来之前,就已经因为熬不住过世了。

        在服用了林知言熬制的汤药后,薛安桢总是莫名低落的情绪才慢慢得到了控制。

        再加上林知言对人的情绪感知异常敏锐,潜移默化的替老师进行心理疏导,这才让他的病情彻底好转。

        当然更主要的还是,老师薛安桢主动想通了,当时也生出了自救的想法,并积极振作起来,才彻底摆脱了病魔的折磨。

        约翰卡鲁教授虽然对他还算不错,也比较关照他,林知言却不打算告诉他配方的事。

        对这些外国人,他总是存着防备心理。

        一想到原世界八十年代期间,那些被国外,尤其是岛国和棒国窃取并注册了专利的近千个中药方,林知言就忍不住憋气。

        虽说这些西方人不像那两国的人对中药那么信任,甚至还把中药当成了巫师药剂,可一旦被对方知道药方对抗抑郁有帮助,难保对方不会心动。

        因此在约翰卡鲁教授询问的时候,林知言便略过了药方的作用不提,主要提及的还是心理方面的疏导治疗。

        约翰卡鲁教授想到从新闻里了解到的,关于东方大国的动荡岁月,还有那里的恶劣生存条件的报道,倒是没有任何怀疑。

        对于林知言说病人没有服用过抗抑郁药物,而是靠着自身的精神毅力以及配合心理疏导治愈,不免十分佩服。

        要知道得了抑郁症的人就像是走进了一个怪圈,绝大多数人明知道不该如此,也想要摆脱各种负面情绪,却始终控制不住。

        对薛安桢这位曾当过他学长的人物,约翰卡鲁教授充满了敬佩和惋惜。

        要知道当年的薛安桢,可是以非常优异的成绩从霍普大学的医学院毕业的,学校的花名册和光荣榜上至今还留着对方的名字。

        这样一个在医药学上潜力巨大的研究人员,当初只是因为国家的召唤,就主动放弃了阿美莉卡的高薪和优越生活,回到那个穷困潦倒的国度。

        原以为对方多少会做出一些成就,谁知却就此沉沦。

        甚至还差点死于抑郁症,这如何不让人心生惋惜。

        包括眼前这人的父母也是如此,他们在医药学上的天赋可都不在自己之下。

        如今自己早已成为享誉世界的诺奖获得者,他们却还籍籍无名。

        约翰卡鲁是不懂东方人的家国情怀,只觉得他们的选择让人无法理解。

        因此在发现林知言医药学上的天赋比他父母更高后,约翰卡鲁教授就生出了无论如何,都要把人留在阿美莉卡的心思。

        一方面自然是不想这样的人才回到那个落后的国度再被埋没。

        另一方面,其实像他这样的高校教授,跟政府的机密部门都是有合作的。

        一旦发现来自他国的留学生好苗子,都要尽可能的把人留住,将其吸收成自己人,让他们帮忙一起建设伟大的阿美莉卡。

        留在阿美莉卡肯定是不可能留的,对于约翰卡鲁教授的劝说,林知言很坚决的拒绝了。

        约翰卡鲁教授见状只是笑了笑,便也不再多说。

        心里却认为,林知言是还没有彻底认识到阿美莉卡的富裕与伟大。

        等他真正了解,并且被阿美莉卡的繁华生活迷住了后,就不会再有这样坚定要回国的意志了。

        以前他们可是用这种精神腐蚀的手段,留下了不少来自他国的人才,现在那些人可都成了阿美莉卡最坚定的拥护者。

        在接触到最前沿的医学资料,进入过庞大丰富的大学图书馆后,林知言就彻底沉浸在其中,拼命地吸收一切可以壮大自己的养分。

        阿美莉卡的腐蚀手段虽然多不胜数,只可惜林知言却根本不打算接招。

        对于那些希望他能参加派对和酒会的同学邀请,林知言压根就没什么兴趣。

        在接连拒绝了派对聚会还有几个漂亮女同学的邀约后,只一心沉浸在学习中的林知言,可不知道自己已经得到了性冷淡和老古板的评价。

        宋启辰听说后,就兴致勃勃的跑到林知言的宿舍外头去蹲守。

        总算在将近凌晨的时候,被他蹲到了刚从图书馆回来的林知言。

        听着大侄子讲的同学们对自己的评价,林知言态度异常平淡。

        如果是第一世的他,或许还真的会被热闹的聚会和年轻漂亮的姑娘所吸引。

        可经历了多个世界,累加的年纪说出来都要吓死他们,他早没了年轻时候的冲动。

        说他是性冷淡和老古板,倒也不为过。

        虽然大侄子有些话唠的毛病,听他说多了容易感到烦躁,但在寂静的夜里,却也驱散了他心中忽然浮现的孤独和思念。

        才离开国内不到两个月,林知言发现自己居然已经忍不住开始想念那里的山水草木。

        跟宋启辰约好假期的时候一起去纽区华人街看望大伯和舅舅他们,林知言就伸手将还想拉着他说些什么的宋启辰赶了出去。

        无视门外宋启辰控诉他过河拆桥的话,林知言盖上被子,没多久就陷入了沉睡。

        在接下来的日子里,表现越来越优秀的林知言,获得了更多任课老师的欣赏。

        这些人自然也都跟约翰卡鲁教授一样,觉得留在阿美莉卡才是对他最好的选择,于是总见缝插针的想要说服他。

        及至发现林知言意志坚定,雷打不动,这些老师们才渐渐息了心思。

        不过在察觉他不是那么容易被打动后,原本对林知言还处于开放状态的很多资料区和实验室,学校就设下了一定的限制。

        好在林知言记忆力强大,堪称过目不忘。

        在学校设下限制之前,就已经将图书馆内涉及前沿医学的资料和书籍看了个七七八八。

        至于高级医药实验室不允许他进入,虽然有些可惜,但林知言也早做好了心理准备。

        毕竟自己是个不打算留在阿美莉卡,为其效力的外国交换生,他们会对自己这个外人设限是肯定的。

        即便如此,在阿美莉卡当交换生的这两年,林知言的收获依旧是巨大的。

        比之两年前,林知言如今所掌握的医药学方面的知识更加全面且深入,说句脱胎换骨都不为过。

        大概是气运之子光环加持的缘故,林知言发现自己在参加实验室一些边缘的研究项目时,总是各种灵感迸发。

        林知言将很多已经有了研究头绪的想法都藏在了脑子里,没有说出来,不然约翰卡鲁教授等人恐怕会更想将他留下。

        两年交换生生涯一结束,林知言的归国计划就提上了日程。

        看着早早修满专业课学分,以全a成绩拿到结业证书,准备回国的林知言,以约翰卡鲁教授为首的霍普大学的老师们顿时充满了惋惜和不舍。

        这两年里他们可是想了不少法子,想要让林知言放弃回国的念头,可惜都没能成功。

        对这样坚定的爱国者,大家是敬佩的,唯一可惜的是,他爱的国不是阿美莉卡。

        宋、严两家的长辈,对林知言同样十分不舍。

        索性他们在林知言的说服下,也已经有了归国投资的计划。

        宋家的支柱产业跟医疗器材相关,严家的产业则主要分布在服装领域。

        不管是前者还是后者,想要归国投资和发展,国内都是极其欢迎的。

        当赶过来迎接林知言的交换生领队,得知宋、严两家都有归国投资的意向后,顿时无比重视。

        当即就联系上了大使馆的人员,将事情上报了上去。

        虽然已经做出了归国投资的决定,也对林知言讲述的国内发展情况有了一定了解。

        但毕竟是影响两个家族未来的大事,还是要安排人回国仔细考察一番,才能最终拍板。

        刚从霍普大学本科毕业,已经考上了研究生的宋启辰,可是从林知言那里听了不少国内的事,对自己的母国充满了好奇和兴趣。

        他自出生就长在阿美莉卡,因为家族一直保持着华人传统教育,对华夏五千年的历史典故和地名知道不少。

        如今既然有机会,他就想亲自去看一看。

        宋家大伯对大孙子想要回国看看的想法,自然无比支持。

        当初他们家离开国内,是为了躲避战争的波及。

        彼时他还是个二十来岁的青年,没想到转眼就垂垂老矣。

        近几年随着年龄越来越大,他已经明显感觉到身体大不如前。

        想到父母临死前还念念不忘故土和远在国内的小弟,宋大伯想,如果不在死之前再回祖国看看,亲眼见一见弟弟如今的样子,这必定会成为他一生的遗憾。

        老爷子和大儿子都要重回故土,身为宋家掌门人的宋希光只能留在阿美莉卡坐镇。

        至于严家,严家舅舅则派出了在服装设计上非常有天赋,被他当成继承人培养的大女儿严莹洁归国。

        对这位年长自己十来岁,女强人气势十足的大表姐,林知言向来很有好感。

        想到舅舅那个已经被阿美莉卡彻底腐化堕落,只知道吃喝玩乐的纨绔表哥严英瑞,林知言就忍不住摇头。

        好在舅舅没有重男轻女的思想,不然真把严家交到那位大表哥手里,恐怕撑不到一年就要被彻底败光。

        林知言不喜欢自己那位五毒俱全,已经被家族彻底放弃的大表哥。

        大表哥严英瑞对林知言这个家人口中引以为豪的天才表弟,也同样十分不喜。

        尤其是这位表弟刚认亲不久,就凭借着敏锐的嗅觉,发现了他在偷偷吸粉儿的事儿,还把事情告诉了他爸。

        要不是他多事儿,自己也不至于被愤怒至极的父亲送进戒毒所。

        甚至因为出来后忍不住复吸,彻底遭到父亲的厌弃,被剥夺了继承人资格。

        让大姐一个女人压在头上,抢走了他家族继承人的位置,是严英瑞最不满的事。

        因此对跟大姐交好,无意中在继承人战争中帮了大姐一把,把自己坑狠了的林知言,严英瑞充满了嫉恨。

        严英瑞还曾私下里找人想收拾教训林知言一顿。

        哪知道找来的那些打手根本就不是林知言的对手,反被林知言修理了半死,还被查到了是他指使的。

        因为这事,他再次偷鸡不成蚀把米。

        不仅被父亲停了银行卡,没收了所有零花钱,还被严格看管起来。

        严英瑞虽然被看管起来强制戒毒,消息还是比较灵通的。

        等听说大姐跟那个讨人厌的小表弟都要去华国后,当即兴奋地跳了起来。

        在严英瑞看来,华国如今是个再落后不过的地方,父亲和大姐两人怕是昏了头,才会去那里投资。

        不过他觉得这回,自己倒是应该感谢小表弟。

        要不是他,他那大姐怕是已经要着手接管家族产业了,哪里会去亚洲开辟新市场。

        开辟新市场可不是一年半载就能完成的事。

        等大姐被困在华国回不来,自己接下来只要好好表现一番,说不定还能让父亲改了主意,重新把自己立为继承人呢。

        严英瑞净想美事,却不知道严家舅舅正想着要不要把他也一起打包送走。

        听说国内在帮人戒毒方面有不错的办法。

        再加上他想让这个废物儿子得到彻底改造,再没有比国内更懂得如何改造人了。

        只可惜这个想法才刚提出来,就遭到了女儿的强烈反对。

        他们这回去国内,是想为家族的未来发展探探路的。

        在国外的这几十年,严家的服装事业虽然有着还算不错的发展,可因为肤色和人种的关系,始终无法融入阿美莉卡的主流社会。

        甚至越来越感觉到有各种无形的东西在制肘。

        知道在阿美莉卡已经发展到了天花板,在国内的政策转变,实施对外开放后,家中就定下了要尽快回国发展的计划。

        可以严英瑞惹祸的能力,真要带他一起回国,天知道他到时候会弄出什么事儿来,还是少些麻烦的好。

        严家舅舅也知道是自己异想天开了,既然女儿不同意,他便也不再提。

        严莹洁早已经不将那个废物弟弟放在眼里。

        反正任他如何扑腾,对他彻底失望的父亲,都是不可能再选他为继承人,因此她离开的很放心。

        林知言带着大伯大侄子还有大表姐先去了大使馆集合,等到了地方,却发现领队的脸色异常难看。

        听说当初跟他一起来的二十多个交换生,如今只剩下不到十五个愿意归国,其他人都想法设法的留在了阿美莉卡,林知言不由沉默。

        林知言叹了口气,他早知道会发生这样的事,却没想到要留在阿美莉卡的交换生比例会这么高。

        追求美好的生活虽然是个人的自由,可当初他们都是签了协议的。

        来到国外做交换生这两年的花费,也是国家在出,如今他们拒绝归国,那国家的损失该由谁来赔偿?

        要知道这时候的国家还非常贫穷,挣来的外汇更是恨不得一分钱掰成两半儿花。

        为了供应他们这两年在阿美莉卡学习,那可是一笔不小的花销。

        而且这些坚持要留下的交换生们,他们尚留在国内的父母,还有不少都是公职。

        他们这可是坑了国家,又坑了爹妈。

        这些人既然坚决要留在阿美莉卡,拒绝回国,又有阿美莉卡政府官员暗地里的插手阻挠,领队如今再怎么生气,也拿那些学生无可奈何。

        牛不吃草,总不能强按头。

        好在这趟他们也不是毫无所获,最被他看重的林知言并没有留下。

        不仅如此,还给国内带来了两笔很大的投资,这让领队的心情总算好了不少。

        林知言在学校时虽然表现出了极高的学习能力和研究天赋,毕竟没有做出什么实际成果。

        阿美莉卡负责交换生项目的官员尽管惋惜这样的人不能留下,却也不是特别在意。

        被他想法子说服留下的那些个交换生,手上可都是有了一些成果的,林知言或许就像是那些交换生所说的,是个高分低能的应试天才。

        因此在通关的时候,阿美莉卡很快就把人放了过去。

        让林知言觉得比较舒心的是,这次回去终于不是坐轮船了,而是改乘飞机。

        想到上次来的时候坐了十多天的轮船,在海上遇到风浪颠簸时自己晕船的严重反应,林知言不免心有余悸。

        坐飞机他虽然也有些晕机,好歹速度要比轮船快上很多,咬牙撑一撑也就过去了。

        在服用了晕机药,却依旧出现晕机反应时,林知言又忍不住郁闷。

        决定今后有机会,一定要开发出一款强效防晕药,不然他是无论如何都不会再出远门了。

        历经十几个小时的飞行,飞机顺利降落在首都机场。

        走下飞机,因为晕机反应被宋启辰那个大嘴巴嘲笑的林知言,不由冲他翻了个白眼。

        只是不等林知言说什么,宋大伯就忍不住先对大孙子动了手,批评他没大没小。

        林知言可是他小堂叔,在国内可不能像国外那么随便,对长辈要多尊敬些。

        宋启辰看着比自己还小两岁的小堂叔,叹了口气,满脸悻悻的只能认命。

        宋希幕和严绮听说了儿子即将归国,还把多年不见的大哥也带了过来,哪里还能坐得住。

        两口子当即跟研究所的领导请了半天假,准备去机场亲自接人。

        夫妻俩在航站楼等了许久,终于等到了儿子的身影。

        看着紧跟在儿子身后走出来的老人,宋希幕激动的眼都红了,连忙朝对方迎了上去。

        宋大伯看着眼前明明比自己小了十多岁,却看起来比自己还要显老的弟弟,心情格外复杂。

        他弟弟年轻时是何等的英俊潇洒,如今才五十出头,居然已经满头白发了。

        就连弟妹严绮,也同样如此。

        想到侄子说二人被下放到大西北,过了几年苦日子,宋大伯就满心后悔。

        后悔自己当初在二人要回国的时候应该再坚决一些,将他们拦住才是。

        如此也不至于让他们吃尽了苦头,让父母临去世前,连他们最后一面都没见着。


  https://www.3zmwx.cc/files/article/html/42014/42014678/6694321.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3zmwx.cc。三掌门手机版阅读网址:wap.3zmwx.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