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掌门 > 细说大唐大全 > 第62章 第62章

第62章 第62章


3潼关失守

        天宝十五年(公元756年)五月,哥舒翰灵宝战败,潼关失陷。

        (1)安禄山攻陷东京

        天宝十四载(公元755年)十二月初九,安禄山在范阳起兵叛乱。河北一带本是他的辖区,州县均望风瓦解,叛军长驱直入,向中原逼进。十五日,安禄山叛乱的消息传到了在骊山华清宫避寒的唐玄宗处,他召集宰相询问对策。杨国忠与安禄山有很深的怨仇,屡次上奏说安禄山会反,玄宗却不以为然。因此他总是寻机激怒安禄山速反,以取信唐玄宗。这时他得意之色溢于言表,夸口说:“如今要反叛的只有安禄山一个人,所部将士都不想反叛。不出十日,一定将反贼安禄山的首级献到您的行宫。”玄宗信以为真,大臣听后则相顾失色。玄宗派特进毕思琛征东京(洛阳),金吾将军程千里往河东,各招募数万人,以便利为原则,分组操持练习,以便抵抗乱军。十六日,安西节度使封常清入朝,玄宗向他询问平叛之计,常清轻率地说:“现在因为天下太平已久,所以人人看见叛军都十分害怕。但事情有逆有顺,形势也会突然变化。我想马上去东京,打开府库,募集勇士,之后跃马挥师渡过黄河,逆贼安禄山的头颅几天后就可献给皇上!”玄宗大喜。十七日,任命封常清为范阳、平卢节度使。封常清当天即乘驿马到东京募兵,十天募得六万人。过后就毁坏河阳桥,准备防御叛军的进攻。

        二十一日,玄宗离开华清池回到了长安,派人杀了安禄山之子太仆卿安庆宗,又赐死其妻荣义郡主,以朔方节度使安思顺为户部尚书。安思顺与安禄山同族,但他事先曾揭发过安禄山谋反,所以他没有被玄宗杀死,只是被迫交出军权。接着将朔方右厢马使、九原太守郭子仪提升为朔方节度使,右羽林大将军王承业为太原尹。在河南道设节度使,因为那里与安史叛军辖区相连接,以程千里为潞州长史,卫尉卿张介然为节帅,在叛军最可能进攻的关东诸郡,设置防御使,抵御防备叛军。

        二十二日,唐玄宗任命荣王李琬为元帅,右金吾大将军高仙芝为副元帅,统率诸军东征。朝廷害怕兵力太少,又拿出内府钱帛,在京城召集士兵,十天共得到十一万人。应募者多是市井商贩子弟,号曰“天武军”。十二月初二,高仙芝从天武军和禁军飞骑、骑中挑选一些士兵,加上从边境调来的镇兵,共计五万人,从长安潼关向东开去,屯军陕郡。玄宗派作监军使随同前往的是宦官监门将军边令诚。

        唐廷刚布置好东击叛军、保卫洛阳的安排,安史叛军就长驱直入,经博陵、藁城来到黄河北岸,初三即从灵昌郡渡过黄河,攻陷灵昌,安禄山所统领的步骑叛军散漫不成队伍,人们难以计其数,所经过的地方被烧杀抢掠,一片残败。安禄山带叛军来到时,河南节度使张介然到陈留才几天,他令士兵登城守卫,士兵害怕得不能作战。初五,陈留太守郭纳献城投降。安禄山从城北进入,得知安庆宗被杀死了,痛哭说:“我有什么罪,而把我的儿子杀死!”当时投降的陈留将士在路两旁一万多人,安禄山把他们全部杀了以泄其愤。张介然在军门处被杀,安禄山任命其部将李庭望为节度使,守卫陈留。他率领大军进攻荥阳。

        荥阳太守崔无发兵抵御。但官兵很久不打仗,非但无还手之力,简直连招架之功都没有,士兵爬上城墙就腿发抖,听到战鼓震天吓得纷纷坠落。九日,安禄山军攻下荥阳,杀死崔无,以其武将令镇守荥阳。

        荥阳位于洛阳东面二百六十里,是洛阳东面的门户。安禄山派部将田承嗣、安忠志、张孝忠为前锋攻打洛阳,气焰十分嚣张。封常清带领新募的士兵屯扎在洛阳东面的武牢御敌。他的士兵人员不少,但多是市井无赖之徒,从没有上过战场,也没被训练过,毫无战斗力,根本不是训练有素的叛兵的对手。当安禄山骑兵如潮水般冲来时,唐兵大败;封常清在葵园收拾残部再战,又败一场;第三次战于上东门内,也失败了。封常清屡败屡战,十三日,洛阳城终于失陷。叛军擂鼓入城,纵兵杀掠。封常清仍在拼死抵抗,先战于都亭驿,大败;在宣仁门退守,又败一仗;最后被迫从宫苑西墙坍塌处败退而走。

        (2)封、高退守潼关

        封常清领残兵从洛阳败退至陕郡,驻守此地的高仙芝与之会合,陕郡吏民都四散而逃,太守窦廷芝也早已逃到河东。封常清先前轻敌大意,在连吃败战之后,才知叛军不可轻视。他对高仙芝说:“常清连日血战,才知敌人气势很盛。现在潼关无兵把守,一旦遭到叛军出其不意的进攻,长安就危险了。陕郡是守不住了,不如引兵占据潼关,凭险而守,才是万全之策。”

        高仙芝认可了封常清的分析,于是领军向西,来到潼关。不料途中就遇上了安禄山的追兵,唐兵队伍不整,狼狈不堪,混乱中人马互相践踏,死的人很多。最后总算摆脱叛兵追击,抢先一步占据潼关。高仙芝立即命士兵抢修工事。因为攻关不成,叛军撤兵而回。

        这时临汝、弘农、济阴、濮阳、云中诸郡也都归降了安禄山,朝廷征调入援的诸道兵还未赶到,关中一时空虚无备,人心惶惶。安禄山停在洛阳不继续前进,急于登基称帝,暂时放松了对潼关的进攻。朝廷做好守御准备,有了喘息的机会。诸道兵也陆续来援。

        封常清从洛阳兵败后,希望引起朝廷的注意,不再轻敌大意,便多次派使臣奉表向朝廷报告安禄山的真实兵力情况。不料唐玄宗根本不接见使臣,封常清只好亲自赴长安汇报。行至渭南,受到朝廷派来的使者阻拦,向他宣皇上旨意削去官爵、回高仙芝军以白衣自效。他知道命在旦夕,奉命回潼关后写下一份遗表,一方面提醒朝廷不能轻敌大意,一方面表达自己对朝廷的忠心。表文说:“自洛阳城失陷以来,臣前后多次遣使奉表,详述赤心,竟不被陛下接见。臣此次赴京,不是求皇上宽恕的,而是要陈述社稷大计,献破贼之谋。盼望能在宫阙朝堂向陛下倾诉,讨论叛军的兵势,向陛下献上计策,以回报陛下对臣一生的宠幸。岂料长安遥遥,无由谒见,函谷关悠悠,下情难达!臣率兵迎战叛贼,从这月七日交锋,到十三日战火仍未停息。臣所率兵都是乌合之徒,从没受过训练。但长安市井中募来的兵和渔阳骁勇之师相抗,还是奋力杀敌,血流满野。臣不惧死,愿意冲锋陷阵,死于军前。但臣没这样做,是怕长叛胡威风,灭我军志气。臣已作好准备,臣去世的时候,就是飞骑赴京的那一日。但请陛下听臣诉者有三:一请陛下在都市上将臣斩首,使将领警惕;二请陛下向臣询问逆贼之势,以使军队警惕;三请陛下知臣非贪生怕死之徒,许臣披肝沥胆,直抒胸臆。臣今日用死来上谏,皇上也许认为臣因兵败而妄为诳语,也许认为肝胆相照,忠心耿耿。臣死之后,望陛下不轻视叛贼,不要忘了臣言。臣最大的心愿,就是希望国家安宁,叛贼倾覆。臣仰天饮鸩,向陛下上表,生作尸谏之臣,死作圣朝之鬼。倘若臣死后有灵,一定引导朝廷的军队,一举击败寇贼。”

        原来,唐玄宗听了监军边令诚的挑唆才对封、高二将不满的。按唐朝制度,将帅在外带兵打仗,要另派宦官监视主将。宦官是遭过宫刑之人,长年在深宫中生活,根本不知军事为何物,但仗着皇帝威风,干预战场,指责主将,引起大家的不满。高仙芝本是由边令诚一手提拔上来的一员大将。这次他出征御敌,边令诚做监军,常常指手画脚,所出主意又多不妥,因此不被高仙芝采纳。这使边令诚非常恼怒。他借入朝奏事的时机夸大战场败状,以此诋毁高仙芝和封常清:“封常清想夸大叛兵力量,动摇军心;高仙芝不但放弃数百里陕地,还私吞军士的粮食和赏赐。”玄宗正为洛阳失守而恼火,边令诚这一番煽动,有如火上浇油,玄宗更为大怒,在不辨明事情真伪的情况下,轻信边令诚的一面之辞。唐玄宗不但不听封常清上奏军情,还决定在阵前斩首二将。

        边令诚一到潼关就宣读敕令,将封常清拉到军前。封常清镇定自若地接过奉旨说:“常清之所以还没有死,是不肯使国家受辱,受戮贼手,如今讨贼无功,我虽死无憾。”他请边令诚把遗表带给皇帝,随即饮毒而死。之后,边令诚命人将其遗体放在芦苇席上示众。这时,高仙芝转身回厅,神情悲伤。边令诚让百余名陌刀手跟着自己,叫住高仙芝:“大人也有恩命。”高仙芝急忙退至封常清饮鸩之处,边令诚大声宣旨,高仙芝喊冤道:“我遇敌败退,罪该当死,但是说我贪污军粮和赏赐,是诬陷臣。”接下来又对边令诚说:“今天我们头顶苍天,下踏厚土,将士们都在这里,您真不知道吗?”这时士兵都列队站在门下,高仙芝又对士兵说:“我从京师把你们招募来,虽然得到少许财物,但是连起码的装束都不足。本想与你们同心合力,奋力破贼,然后共取高官重赏。不料贼势太强,只好撤兵潼关,把守险隘。现在却诬我盗军粮赏赐,我若真有这事,你们就喊有;我若没有此事,你们就喊冤。”士兵们平时都很爱戴高仙芝,此时他受人诬陷,士兵们都感不平,一齐大喊:“冤枉啊!”声音之大使大地都震动起来。边令诚冷冷地看着这一幕,一言不发。高仙芝低头看封常清死在芦苇席上,怅然道:“封二(封常清排行老二),我提升你当我副官,你从低微到显贵,直到代我做节度使,今天你与我同死在这里,难道不是注定的吗?”说完,马上被杀了。

        (3)哥舒翰统军

        唐玄宗听信谗言,斩杀了镇守潼关的两员大将,朝中一时无将可使。潼关乃军事要地,必须要名将把守,于是在家中养病的陇右节度使哥舒翰被玄宗召来。

        哥舒翰是突厥一支突骑施首领哥舒部落的后代,世代居住在安西,家道殷富。他讲信用,轻财重义,好读《左传》、《汉书》。四十岁时父亲去世,他到长安居住三年,由于不被长安尉尊重,发愤从军河西。先后在节度使王、王忠嗣手下做军吏。他作战勇猛,吐蕃多次被他击败。哥舒翰有个家奴叫左车,年龄十五六岁,很有气力。打仗时主奴二人配合默契,哥舒翰善使□□,常常骑快马追敌,把枪搭在敌人肩上,然后大喝一声,乘敌人大惊回头之际,□□就正刺咽喉,往往敌人被挑起数尺才坠地,然后被跟在后面的左车下马斩首。因御边有功,哥舒翰累升官为右武卫员外将军、陇右节度副使。天宝六载(公元747年)冬,王忠嗣被弹劾,哥舒翰竭力为忠嗣说情。于是玄宗将忠嗣贬为汉阳太守,用哥舒翰代替他为陇右节度支度营田副大使,管节度事。

        哥舒翰喜欢喝酒,又放纵无度。结果在天宝十三载(公元754年)患了中风病,昏倒在浴池中,半天才苏醒过来。从此因病回京,在家中休养。

        玄宗召见在家养病的哥舒翰,因他素有威名,且与安禄山不和,拜为兵马副元帅,领兵八万征讨安禄山。玄宗还下敕让各地进军,集兵收复洛阳。哥舒翰因病不敢接受,玄宗不应允,并任命田良丘为御史中丞兼行军司马,起居郎萧昕为判官,高仙芝旧部和蕃将火拔归仁等的军队均归哥舒翰指挥,号为二十万,镇守潼关。长安安危全仰仗这支人马了。出发前,玄宗亲自到勤政楼慰劳,大臣则饯行至郊外。

        哥舒翰因病重不能治军,在到达潼关后便把军政要务让给田良丘管。田良丘不敢自作主张,命王思礼主管骑兵,李承光主管步兵。这二人谁也不服谁,使士兵无所适从。哥舒翰名声很大,但不注意体恤士兵,唐军士气不高,没有什么斗志。好在唐兵占据险要,足以抵御叛军西侵。

        天宝十五载(公元756年)正月,哥舒翰军击退安禄山之子安庆绪的进攻。玄宗加哥舒翰为尚书左仆射、同平章事,勉励他守好潼关。哥舒翰向朝廷多次进言,说河朔虽被安禄山占据,但他不得人心,唐兵应固守潼关,以逸待劳。待叛军内部离心崩溃之时,唐军乘机进攻,可达到不伤兵而摧寇的目的。

        这时王思礼劝说哥舒翰上表请诛杨国忠以平民愤。杨国忠倚仗杨贵妃的关系,荒淫无度,作恶多端,招致天下的怨恨。安禄山起兵就是打着诛杨的旗号。哥舒翰不答应。对于王思礼提出的派三十名骑兵把杨国忠劫持到潼关杀死的建议,哥舒翰也不敢答应,说:“若这样干,就是我哥舒翰造反了,而不是安禄山了。”杨国忠这边也有亲信劝说:“镇守潼关的哥舒翰如今握有朝廷重兵,一旦他挥旗西攻,您的处境就很危险了。”杨国忠非常吃惊,他深知自己与安禄山起兵有关,招许多人厌恶,因此十分提防平叛将领。哥舒翰重兵在握,对自己构成了潜在的危险,为了防备哥舒翰,他上奏玄宗:“兵法云‘安不忘危’,如今潼关兵马虽强,却没有后盾,万一潼关失守,京师就难保。臣请挑选三千监牧小儿在苑中训练。”玄宗向来对杨国忠言听计从。杨国忠让剑南军将李福德等人率领这三千兵,他又招募万名士兵驻扎在长安东面的灞上,派亲信杜乾运率领,名为御贼,实则防备哥舒翰。哥舒翰经验丰富,杨国忠的花招被其一眼识破,他深恐杨国忠会陷害自己,于是上表请灞上军隶属于潼关军。玄宗此时正依靠哥舒翰守关,就准其所请。六月初一,哥舒翰召杜乾运入关,找了个借口把他杀掉。这使杨国忠更加害怕。

        (4)潼关陷落

        潼关在长安以东三百里,北濒黄河、南倚悬崖,扼守着黄河要津渡口,是关中长安的东大门,由于有险要的地形,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势,对于保障关中安全有很大作用,所以成为历代兵家必争之地。

        安禄山老谋深算,他见潼关易守难攻,强攻难以奏效,便想计诱哥舒翰出关。他命崔乾带着不满四千的羸兵弱卒驻扎在陕郡,作出一种毫无准备的假象,暗里却蓄养精锐。有人向朝廷奏报这一情况。玄宗因为求胜心切,想收复陕郡、洛阳,于是催哥舒翰出击。哥舒翰分析军情,认为其中必有奸诈,哥舒翰上奏说:“安禄山善于用兵,现在刚举兵反叛,怎么能够不设防呢!这肯定是为引诱我们而故意示弱,若攻打他们肯定中计。再说叛军远来,利在速战速决,我们据险扼守,利在长期坚持。何况叛军残暴,失去人心,兵势正在变为不利,将会有内乱,到那时再乘机进攻,就可不战而胜。我们只要取胜就行,为何要马上出兵呢!现在各地所征的兵大多数都还没有到达,请暂且等待一段时间。”郭子仪与李光弼也上言说:“请让我们北伐范阳,把叛军巢穴捣毁,用他们的妻儿当人质来招降,叛军内部一定大乱。坚守潼关的大军应该固守以挫敌锐气,不可轻易出战。”杨国忠疑心哥舒翰会对他不利,就告诉玄宗说叛军没有准备,而哥舒翰却逗留拖延,将要失去战机。玄宗相信了,连续不断派宦官去催促出兵。哥舒翰没有主意,抚胸痛哭。初四,亲自率兵出关。

        初七,官军与崔乾的叛军相遇于灵宝西原。崔乾的军队南靠大山,北据黄河天险,占据险要之地,七十里路都很窄。

        初八,官军与崔乾的叛军交战。崔乾先把精兵埋伏在险要的地方,哥舒翰与田良丘乘船在黄河中观察军情,看见崔乾兵少,就命令大军前进。率领精兵五万的王思礼在前,率领其余十万的宠忠在后。哥舒翰率兵三万登上黄河北岸的高丘观察指挥,并且鸣鼓助战。崔乾出兵不到一万,三五成群,队伍在行进中松松垮垮,不成阵势,官军看见后都嘲笑叛军不会带兵打仗。而崔乾却把精兵摆在阵后。两军一交战,叛军偃旗息鼓假装败逃,官军斗志松懈,毫无准备。不久后,埋伏着的叛军一起发起攻击,占据了高地。用滚木石块打击官军,官军死伤惨重。又因为道路狭窄,兵士太多,刀枪伸展不开。哥舒翰又让马拉毡车为前队,去冲击叛军。中午过后,突然刮起了东风,崔乾把九十辆草放到毡车的前面,并且用火点燃草车。顿时大火熊熊,烟雾蔽天,官军睁不开眼,分不清敌我,互相冲杀,以为叛军在烟火中,就召集弓箭手和弩机手射击。一直持续到傍晚,所有的弓箭都已经射完了,才发现原来根本没有叛军。这时崔乾派同罗精锐骑兵过南山,从官军后面发起进攻,官军腹背受敌,首尾大乱,不知如何抵挡,所以大败。有的扔掉武器装甲逃到山谷里,有的因为相互拥挤被推到黄河中淹死了,叛军又乘胜继续追击,喊杀声震天动地。后面的将士看见前部官军大败,也纷纷败逃,黄河北岸的军队看见了也撤退。哥舒翰仅与部下数百骑兵得以逃脱,从首阳山西面渡过黄河,进入潼关。潼关城外先前挖了三条深沟,全是宽二丈,深一丈,经过潼关关口的军队马匹,纷纷掉到深沟里,很快就把深沟填满了,后面的人都是踩着那些掉在深沟里的人马才逃进关内的,所以逃进关内的只有八千多名剩余的士兵。

        初九,崔乾率兵攻下潼关。

        哥舒翰退至关西驿张榜收集散卒,要复夺潼关。蕃将火拔归仁劝他:“你用二十万的军队跟叛军打了一仗,最后竟然被打败了,而且潼关也被叛军夺走了,你还有什么资格去见皇帝。您没见高仙芝、封常清的下场吗?你最好还是归附叛军,投降吧!”哥舒翰不从,被火拔归仁绑在马上,其他的士兵也都被捆绑起来。与此同时叛将田乾真赶到,遂将哥舒翰等人押送洛阳。哥舒翰归降了安禄山。安禄山问哥舒翰说:“你过去总是看不起我,现在怎么样呢?”哥舒翰伏地而拜回答说:“我凡人肉眼不识圣人。现在天下还没有归顺,李光弼率兵在常山,吴王李祗在东平,鲁炅在南阳。陛下如果能够不杀我,我就写信劝他们投降,这样一来,用不了多久,那些地方都会平定下来。”安禄山很高兴,于是就任命哥舒翰为司空,同平章事。又对火拔归仁说:“你背叛了你的主人,是不忠不义。”然后就杀了他。哥舒翰写信招降其他将帅,他们都回信痛骂哥舒翰的背叛行为,安禄山知道没有任何效果,就把哥舒翰囚禁于禁苑中。潼关丢了,于是河东、华阴、冯翊、上洛等郡的防御使都弃郡而逃,部下的守兵也纷纷逃命。关东防线彻底瓦解。

        玄宗打马球图唐韦偃

        潼关失守,局势立即发生逆转。而正在洛阳进退两难的安禄山获得了向关中发展的时机,派军逼近长安。玄宗没有办法,只好慌忙逃到蜀地。而正在河北战场围攻博陵的李光弼听到潼关被攻占的消息,赴紧撤兵离开,和郭子仪一起退回到井陉。

        总之,随着潼关的失守,唐由战略进攻转为战略防御,这就使战乱平定的时间大大延长,唐廷也为此付出了惨重代价。


  https://www.3zmwx.cc/files/article/html/11417/11417297/7529751.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3zmwx.cc。三掌门手机版阅读网址:wap.3zmwx.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