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掌门 > 太平记 > 一孔之见:俺是地方上的文史专家哦……

一孔之见:俺是地方上的文史专家哦……


一孔之见:俺是地方上的文史专家哦&1t;/p>

        兖州曲阜县文宣庙门内并殿西南,各有伯叶松身之树,各高五六丈,枯槁已久。相传夫子手植。永嘉三年,其树枯死。至仁寿元年,门内之树忽生枝叶,乾封二年复枯。俗称千年木,疗心痛。人多窃割削之,树身渐细。去地丈余,皆以泥累泥封,犹不免焉。亦有取为笏者也,sè紫而甚光泽。肃宗时,二树犹在。广德初,御史大夫李季卿河南宣慰,过曲阜,谒文宣王庙,因遍寻鲁中旧迹。县使一老人导引,每至一所,老人辄指云,此是颜子陋巷,此是鲁灵光殿阶,此是泮宫。季卿闻之皆沈吟嗟赏,曰:此翁真鲁人也。一孔之见:俺是地方上的文史专家哦次至池水,复指之:此是钓鱼池。季卿问曰:何人钓鱼老人对曰:鲁人灵光此钓鱼。季卿曰:鲁人败矣。又于路侧见古碑,季卿问是谁碑,诸君并不能对。有一尉遽走至碑下,仰读其题云李君德政碑,走还白云:李君德政碑。季卿笑曰:此与鲁人灵光何异&1t;/p>

        我是信达雅的分割线&1t;/p>

        在文宣庙里,有据说是夫子手植的树,永嘉三年,这树枯死了,仁寿元年,这树自生枝叶,到乾封二年,树又枯了。民间管它叫千年木,都说它能治心痛,经常有人来割挖树身,时间长了,树就越来越细。不得已用泥把树身给糊起来,一直到一丈多高的地方,还是有人会割。也有人取木作笏,颜sè紫,有光。肃宗年间,这两颗树还在。&1t;/p>

        代宗年间,李季卿路过曲阜,动了访古之心,县里面派出一个老人给他作向导,走到这里,老人说,这是颜回住的地方哟,走到那里,老人说,这是一孔之见:俺是地方上的文史专家哦当年鲁灵光殿的旧址哟,李一一吊玩,并高兴的说:到底是本地人啊。&1t;/p>

        后来,到了一口池子边,老人说,这是钓鱼池。李问,那是谁在这里钓鱼啊&1t;/p>

        老人:是俺们山东银,揍刚才那个叫灵光的,揍他在这里钓得&1t;/p>

        李:于是苦笑着说本地人也就这样啦&1t;/p>

        后来他们又看见路边有古碑,李又问,这是谁的碑啊有个小官快走过去,看得上面写得是李君德政碑,就回来说:是个姓李的碑,叫李德政&1t;/p>

        李:,这也是鲁人灵光啊&1t;/p>

        我是爱读书的分割线&1t;/p>

        永嘉,这名词应该没人不知道了仁寿,是杨坚的年号,乾封,是李治的年号。&1t;/p>

        灵光,不是指某个叫灵光的人,是指灵光殿修殿人是汉景帝的儿子刘余,封鲁恭王,他在位期间修了这座殿,号称千门相似万户如一,应该是个很大的东东。&1t;/p>

        放个地图炮,今天很多地方上的所谓文史专家,也不过是此流人物啊喵的一点能耐除了用在考证搭台,旅游唱戏上,半点学问风骨也都欠奉啊g&1t;/p>


  https://www.3zmwx.cc/files/article/html/1/1680/21314839.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3zmwx.cc。三掌门手机版阅读网址:wap.3zmwx.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