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掌门 > 太平记 > 第二节:诸行无常

第二节:诸行无常


帝光统十六年,冬,堂州,车周山&1t;/p>

        若依正史所载,此时的道宏该已经投身白莲教七个月了,但,事实上,此时的他,还只是一名普通的游方僧人。23us.&1t;/p>

        车周山巅,寒风呼啸,放眼望去,见山下深谷宛转,山外平原似展,顾盼之际犹有杀意隐隐,端得是好处沙场。&1t;/p>

        犹记当年&1t;/p>

        千多年前,凤祥朱家的治世渐衰,君昏于上,臣弄于中,吏逞于下,酋窥于外,将个天下弄得粉烂不堪,税赋交征,民不聊生,于是天下烽烟大作,揭竿为兵&1t;/p>

        四大寇,白马匪,二刘军原本是田耕百姓的穷苦汉子们带着种种污名转战天下,虽然,未经训练,无根无基的他们结局是可以想知的依旧不堪,但是,在这样的过程中,帝者的统治却被撼动,并最终导致了其治世的结束,导致了沛上刘家治世的开始。&1t;/p>

        光阴似箭,岁月荏苒,千多年后的今天,这些名字已渐渐沉入历史之海,鲜有人能记得,唯一还可以使人有所印象的,是四个字。&1t;/p>

        老十三营。&1t;/p>

        想当年,老十三营初起,兵马不足,受困车周山,粮尽草竭,于是诈降而出,复又伸张,方有后来纵横三州十四府,几夺天下之事,可见用志须能耐屈,不必计较一时。&1t;/p>

        你想劝我诈降&1t;/p>

        微笑着,道宏一手按在腰间,踩在最高的一块岩石上,眯着眼,向远方的平原上打量着。&1t;/p>

        唔,可以这么说。&1t;/p>

        箕坐在旁边的大石上,王思千的神色带一点好玩,这样的说着。&1t;/p>

        说来有一点奇怪,但自从七个月前东林一会之后,两人便成为朋友,虽然,他们中的一个是豪门世家的少主,另一个却是游走天下的孤僧,可是,这并不妨碍他们每十余天就密会一次,谈一些近来的见闻,和礼佛的心得。&1t;/p>

        奇怪的友谊,似乎不可能长久,如有外人知道,应该会这样评价,不过,两人都不在乎。&1t;/p>

        你还是回来罢。&1t;/p>

        佛门经已堕落,要改造他,一个人是不够的。&1t;/p>

        微微的侧着身,道宏的眼中,似有火在烧。&1t;/p>

        所以,你想劝我诈降&1t;/p>

        对。&1t;/p>

        淡淡的,王思千道:结连同道,至少先将净土一宗掌握,智慧如你者应该明白,没有信徒或曰追随者的人,是没可能进行任何变革的。&1t;/p>

        怪异的牵动嘴唇,笑了一下,道宏又回过头,眯着眼,看那千里大地,无边云海。&1t;/p>

        车周山&1t;/p>

        诈降是这里,败亡也是这里,老十三营,和这里还真是有缘呢&1t;/p>

        千多年前,老十三营东征西讨,声势渐大,于是有了问鼎之心,遂集兵北上,却在车周山一战而溃,大军尽没,从此消失于历史当中。&1t;/p>

        还记得,老十三营是如何败的么&1t;/p>

        记载中,当年的一战,老十三营集结重兵于斯,与帝军的主力决战,若一战可胜,越过车周山后的帝家千里疆土将会无兵可御,无险可守,故斯役可说是双方皆孤注一掷的决胜之局,而在连续七日的绞杀中,老十三营始终占据优势直到最后一天。&1t;/p>

        最后一天,与老十三营有约的援军终于赶至,却改弦更张,竟然打出帝军旗号,向着老十三营几乎是全无防备的侧翼侧开猛攻,苦战后忽蒙此逆,这便令老十三营的士气完全崩溃,混乱中,其大头领亦为帝军大将射杀,没身于乱军当中,于是全军尽溃,自兹而灭。&1t;/p>

        起于背约,亡于背约,轮回,是很奇怪的东西。&1t;/p>

        目注那千多年前尝被鲜血洗遍的古战场,道宏喃喃说道。&1t;/p>

        依靠欺骗而得到的东西,又怎能指望靠别人的诚实来保住它因果循环,报应不爽啊&1t;/p>

        摇摇头,王思千的神色有点无奈,却也没多少意外,象这样的对话,在他们间生过多次,而一心想要劝友人回头的他,每次也会被这样的温和拒绝。&1t;/p>

        但是,你又何苦去和白莲教合作呢&1t;/p>

        除了都信奉弥勒佛之外,他们和你有什么共同点&1t;/p>

        那些家伙,把道宗,佛门和儒家的东西都掺在了一起,乱七八糟的,那里能算是佛家&1t;/p>

        和他们合作,你能指望什么呢&1t;/p>

        白莲宗,出于佛,合乎道,在数百年前尝以石人一只眼,挑动黄河天下反.之口号揭旗造反的半宗教秘密结社,敬拜未来佛弥勒,一向被正统佛门弟子目为外道,斥为白莲邪宗,虽然目前已渐渐演变成了可以公开传教的得到官方认可的组织,可在正统佛门弟子心中,它仍是一个相当糟糕的东西,绝不会承认它与自己的同宗性,而在各宗弟子中,又历来就以净土宗反对最力。&1t;/p>

        反对,是因为恐惧与无知。&1t;/p>

        白莲教,本就是我净土宗的一支分宗。&1t;/p>

        道宏淡淡说出的东西,会令任何佛门弟子勃然大怒,可,听在耳里,王思千只是苦苦一笑。&1t;/p>

        因为,他知道,这是事实。&1t;/p>

        当初,苦于净土宗复杂的教义及众多的教典没法绕过,遂有人设法将之删减更易后,自称为白莲宗开始在民间传教,第一代的白莲宗主茅子元便是当时净土宗大德之一,极著佛名,只是到了后来,白莲宗由于吸收信徒太多太快,更以底层信众为主,开始演变出一些为当权者所不能容的特点之后,正宗佛门才开始警觉,慢慢与之拉开距离,而到后来,几乎全以穷苦百姓为主的白莲宗更走上了杀官造反之路后,净土宗则全面割断掉与之的联系,更矢口否认与曾有所渊源,再后来,时光交替,新人入代,不知这段历史,一干老僧又闭口不言,反似两家从无关系一样。&1t;/p>

        白莲教的教义虽虽有很多其它东西,但还是以净土为主,而且,开口必称救世的宗旨,也令我极感兴趣。&1t;/p>

        眼中闪着耀眼的光,道宏快的说着。&1t;/p>

        佛门已经堕落,这也是我的观点,而,与你不同的是,我认为,单靠自身的力量,佛门没法自救。&1t;/p>

        大乘,小乘,藏密,心禅每一样我也曾经研习过,但到最后,它们便都令我失望。&1t;/p>

        那些东西中,没有能够救世的新意,也没有能够令信徒们热血沸腾的希望,没有这些东西,我们如何能将这早已腐坏的老寺毁灭&1t;/p>

        又如何能够将古老的佛门统一,重振,使之再焕出灭一切暗的大光华,流溢天地之间&1t;/p>

        统一,你终于说着在点子上了。&1t;/p>

        大笑着,王思千忽然长身而起。&1t;/p>

        八宗分立,你争我夺,只会将弱点丢于人看,要重振佛门,就先当统一佛门,至少,也不能再有彼此间的攻讦。&1t;/p>

        可是,在你心目中,该当如何将佛门统一呢&1t;/p>

        沉静片刻后,道宏双手合什,慢慢转身。&1t;/p>

        宁静的眼神中,却依然烧有炽烈的火焰。&1t;/p>

        那答案,我想先听听你的。&1t;/p>

        似乎在和王思千说话,却完全不看向他,浓烈的眼神,在看向远方,看向由山下上来的路上。&1t;/p>

        善哉。&1t;/p>

        清朗诵佛声中,释浮图的身影慢慢出现在了山路上。似已看穿万物,尘视一切虚幻的眼中,竟也有复杂的神情。&1t;/p>

        轻笑着,王思千自怀中掏出小小酒壶,吊了一杯,向两人遥遥一举,自倾尽了,方向释浮图笑道:你来晚啦。&1t;/p>

        日已近晚。&1t;/p>

        金红色的火焰将浮云镶遍,在西方的天宇上涂绘出狂乱而怪异的图案,再下面,蠢蠢欲动的黑正在地平线下挣扎,想要向上界伸展开他那永无魇足的千手万臂,将一切都攫进他的怀抱。&1t;/p>

        向西,再向西,在所有这一切之后,可就是那能够与佛祖同在的西方极乐世界&1t;/p>

        目注西天,道宏的脸上没有任何表情,宁静的象一个刚刚出生的婴儿,只两眼中,有似能烧尽万物的火在熊熊不息,他的身后,默默的合着掌,释浮图亦是一片澄定,若清净了万年的一泓碧水,早凝作亘古不融的一块玄冰。&1t;/p>

        微微的摇着头,王思千在心中苦笑着。&1t;/p>

        没有办法呢。&1t;/p>

        虽是同求,却不能同路,如冰似火的两个人,到底还是没法达成一致啊&1t;/p>

        虽皆以统一佛门为述求,但当两人都阐述了自己的意见之后,方才现,纵是相同的目标,可,在两人之间的距离,却还是阔若桓河般的存在。&1t;/p>

        在道宏而言:所谓统一,便是寻找并树立唯一真理,将一切背离佛祖真正教义的宗门与经书都予以斥驳,为了这个目的,他将八宗经典尽数研习批驳,对自己所属的净土宗亦不例外,也是为了这个目的,他不惜破门而出,希望能够从散于民间的白莲宗内找回那种虔诚而炽热的源头。&1t;/p>

        放弃现有的一切,重新聚集信徒,树立真理,将已自佛门中堕落流失的佛性带回,再籍此将佛门的宗派消灭,重整,最终来在这混乱世间建立起能容亿万信男善士的极乐净土,便是道宏命令自己去做的事情。&1t;/p>

        但,在释浮图而言:所谓统一,便是包容,是兼收并蓄,是将大乘与小乘,易行与难行,将喝佛骂祖与礼佛拜祖一并承认,接纳并收进同一个口号下面。&1t;/p>

        以慈悲与教化去将下层弟子和信徒改造,以耐心与妥协来在上层长老中取得进展,耐心的一点一滴进行,直到有一日,将宗派之别消弥,令八宗子弟可以自由交流,可以不再拘泥于种种的教义之别,去虔心敬拜唯一的佛,进而以此来将佛门精神传播,来在人间缔结出清净佛土,便是释浮图为自己所设置的目标。&1t;/p>

        的虽一,道却不同,如何与谋&1t;/p>

        可惜啊&1t;/p>

        深沉的叹息几乎同时划过三人的心头,随后,道宏将手伸出,在空中轻轻的画着圆圈,随着那动作,长于崖边的数支枯草也开始轻轻震颤,很快的,当中最枯最黄的一茎更吱吱的响着,开始从石缝中缓缓拔出,飘向道宏,被他拈在手中&1t;/p>

        告辞。&1t;/p>

        更不回身,道宏将手中草茎轻轻掷出,随即,向着眼前崖外的千仞虚空,一步踏出&1t;/p>

        一苇渡空&1t;/p>

        古老的名词瞬间自王思千心中击过,眼见着道宏肃目立掌,衣袂不动,宝像庄严,踏足在一支草茎之上,缓缓飘向山下,纵对自幼便在王中孤这列名天下五强的高手身侧成长起来的他而言,这也是太过惊人的一幕。&1t;/p>

        这样子的佛法,已非第八级中游的佛功所能支持,这个人,他已经走到那里了&1t;/p>

        讶然着,王思千没法回避这样的问题:在这久已不闻说有第九级力量出现的今天,道宏这样子的力量,已足可列名入天下前二十名之内,突然间,作为名士的他退至背后,作为王家少主的责任感则忽然觉醒,开始想到一些旁的东西。&1t;/p>

        善哉。&1t;/p>

        默默合什,释浮图向着正浮空而去,身侧有万千佛光包围,华美高贵至令人没法直视的道宏微一躬身。&1t;/p>

        佛门广大,有八万四千途求道,愿你我能够殊途而同归&1t;/p>

        十日后,释浮图返回莲音寺坐禅,不复离山。&1t;/p>

        十五日后,道宏投身白莲教,被礼为白莲尊者,位只在教主胡山儿一人之下。&1t;/p>

        看到网.23us.,&1t;/p>


  https://www.3zmwx.cc/files/article/html/1/1680/21314629.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3zmwx.cc。三掌门手机版阅读网址:wap.3zmwx.cc